诉衷情

冷落绣衾谁与伴①?倚香篝②。

春睡起;斜日照梳头。

欲写两眉愁,休休③。

远山残翠收④。

莫登楼。

【注解】

①绣衾:衾,被子,亦泛指寝具。

②香篝:古时屋内用于焚香的熏笼。

③“欲写”

二句:本来想要画眉,可双眉愁锁,罢了。

休休,莫、别,表示劝阻或者禁止。

④“远山”

句:远处山峦的翠色消散了。

收,消散不在了。

【典评】

“冷落绣衾谁与伴?”

开篇即是一个设问,自问自答。

身边无人相伴,拥着那暖暖的绣衾,即使再精致华贵,也只会令人心中郁郁。

后两句:“倚香篝。

春睡起,斜日照梳头”

香本是古代在屋内用于焚香的熏笼。

通常只有官宦人家或大家闺房才会用这种精美的香笼,所以,倚香篝点明了女子的身份。

“春睡起,斜日照梳头”

则点明了时间,初日的灼灼日光已经洒满了整间屋子,“睡起晚梳头”

,女子那副慵懒形象跃然纸上。

“欲写”

二句又将那种慵懒的神态推进了一步,说那女子本来想画眉,可镜中的自己愁眉紧销,还是算了罢?“休休”

更体现了女子那种寂寥的心声。

春日迟迟,少妇身边无人陪伴,所以百无聊赖,不愿起床。

迟睡起,斜阳已至,更算是薄暮,所以更加无心梳妆,紧锁着愁眉,无可奈何下想不出要如何去排解这心中的苦闷愁绪。

自然,这里的“远山残翠收”

是实景虚写的笔法。

由此可知,那窗外景致已经熟稔于心,无须登楼就能知晓,想来是不应该多去那伤心地的。

这首词深受花间词风影响,纳兰性格温文尔雅,正值风流倜傥时,他极擅小令,笔法娴熟,笔墨挥洒之处,纸上的形象即呼之欲出,细致生动。

可与温飞卿的《望江南》相比略有不足。

总的来说,纳兰作清朝词人,描写思妇情感时肯定会与自己的身世境况联系起来。

如果不是这样,就只是磨炼古人之笔,毫无创新可言了。